工业废水紫外多参数测定仪是一种用于监测工业废水中多种水质指标(如COD、氨氮、总磷、总氮、pH等)的仪器,通过紫外光谱技术对废水进行分析。操作规程主要包括设备的开机准备、样品分析、数据记录和仪器维护等方面。以下是工业废水紫外多参数测定仪的详细操作规程:
1.设备准备
(1)设备检查
检查电源:确认仪器电源接通,电源指示灯正常。
检查传感器:检查紫外传感器是否清洁,确保光源无灰尘污染,传感器的光路不受阻。
检查光池:确保光池无裂纹或污染,光池内的水质应清澈透明,确保测量准确。
检查仪器显示:检查仪器面板的显示是否正常,确认没有异常报警。
(2)设备校准
在开始测定前,使用标准溶液对仪器进行校准。根据不同测量参数(如COD、氨氮等),按照操作手册中的校准步骤进行调整。
校准时确保使用经过认证的标准液,并记录校准结果以备后续分析。
2.样品处理与分析准备
(1)样品采集
采样点选择:选择代表性的废水样品,采样时避免直接接触污水,使用无污染的采样器具。
样品储存:若样品无法立刻分析,应使用清洁的容器储存样品,并在低温条件下保存,防止样品性质变化。
样品预处理:对于浑浊或含有悬浮物的样品,可以进行过滤或离心等处理,确保分析的准确性。
(2)测量前的样品准备
样品处理后,确保样品容器清洁,不含任何污染物,避免影响测试结果。
根据测定要求,若有需要对样品进行稀释或加药处理,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3.操作流程
(1)样品注入
将处理过的废水样品注入样品池中,确保样品池没有气泡。
根据仪器要求,确认样品池的位置是否正确并已锁定,防止在测试过程中样品池松动。
(2)选择测量参数
打开仪器操作面板,选择需要测定的水质参数(如COD、氨氮、总磷、总氮等)。
设置测量条件,如测量波长、反应时间、样品浓度范围等。具体的参数设置可参考仪器操作手册。
在选择好待测参数后,按下启动按钮,开始测试。
(3)数据读取与记录
仪器会自动读取样品的紫外光谱数据,并根据内置的校准曲线计算出各项水质参数的浓度。
仪器屏幕上将显示每个参数的测量结果,记录并保存数据。
测量完成后,应根据要求打印数据报告或记录结果。
(4)重复测量
如样品中有需要进一步验证的结果,可以重复测量。每次测量前,要确保样品池清洁,并使用新鲜的样品。
4.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1)数据分析
根据仪器的分析结果,进行废水水质评估。确保测量值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企业内部水质排放标准。
若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多次比较或统计,可以将数据导出到计算机或其他数据管理系统中,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2)结果保存
仪器通常会自动保存测量结果,可以在仪器内查阅历史数据。如果需要对结果进行长期保存,应将数据备份到外部存储设备。
5.仪器清洁与维护
(1)样品池清洁
测量完毕后,应及时清洁样品池。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轻轻冲洗样品池,确保没有残留样品。
对于难清洁的物质(如油脂、悬浮物等),可使用适当的清洁剂或超声波清洗,但要注意避免刮伤样品池。
(2)传感器清洁
定期清洁传感器的光学元件,避免污染物影响测量精度。使用软布或无纺布轻拭传感器表面,不可使用化学溶剂。
(3)定期校准与维护
仪器应定期进行校准,尤其是在长时间未使用或维护后。可使用标准溶液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仪器精度。
定期检查仪器的电源、光源、传感器、光路等部件的工作状态,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部件。
(4)仪器存放
在不使用仪器时,确保将其存放在干燥、清洁、无污染的环境中。避免暴露于高温、高湿或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6.注意事项
(1)操作人员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紫外多参数测定仪的操作规程和维护方法。
操作时应注意防护措施,避免与废水样品直接接触。
(2)安全操作
测量过程中应避免光源直接照射到眼睛。仪器使用时,应保持环境的通风和清洁,避免化学物质或有害气体对仪器造成污染。
(3)仪器故障处理
若仪器出现故障(如显示错误、测量不准确等),应先检查设备是否存在外部问题,如连接不良、传感器损坏等。如无法自行解决问题,应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7.总结
工业废水紫外多参数测定仪在水质分析中起着重要作用,正确的操作规程能够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仪器的长寿命。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每一步操作,包括样品处理、数据记录、仪器清洁与维护等,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测试结果的可靠性。